走进唯侓

走进唯侓

工业互联网呈现三大特征 工信部部长: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


自动化制造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不断追求的主要目标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、自动化制造的水平也越来越高。采用自动化制造技术,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,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,改善产品质量,提高制造系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,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。企业的技术系统主要完成产品的研发及设计、工艺设计和生产准备等活动。自动化制造系统需要从技术系统获取产品的设计信息、工艺信息和工装信息,自动化

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今日在京火爆开幕。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,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快,突出呈现三方面的特征。

 一是应用面向多领域在拓展,工业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、钢铁冶金、家电服装、机械、能源等行业,网络化的协同、服务型的制造、个性化的定制等新模式、新业态蓬勃兴起。助力企业提升质量和效益,并不断催生出新的增长点。
      二是体系建设在全方位地推进,窄带物联网实现了县级以上地区的全覆盖,IPv6改造基本完成,标识解析体系,五大国家顶级节点,十个行业和区域的二级节点初步建立。国内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超过了50家,重点平台平均连接的设备数量达到了59万台。工业的APP创新步伐也在明显地加快。
  三是生态的构建呈现出多层次推进,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成员数量突破了1000家,与美欧日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组织在技术创新、标准对接等方面开展了深度的合作,这些都引领着跨界行业的企业深度协同突破。
  苗圩同时指出,当前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良好开局来之不易,对于如何推动工业互联网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,他提出五大建议:一是加强技术创新,培育持久的动力;二是完善三大体系,涵养产业的生态;三是要坚持需求导向,促进协调发展;四是丰富资源要素,筑牢产业的根基;五是深化国际合作,拓展发展的空间。
  其中关于技术创新,苗圩指出,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,模式创新也十分活跃,企业集成创新的能力较强。但是我们的短板在于,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还有待加强,特别是原创性技术的突破还不多。“我们要下大力气抓好工业互联网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,进一步强化以企业为主体,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体系,引导和支持企业在原始创新上狠下功夫,练好内功。”
  从去年开始,工业互联网成为产业界的一大热词。这场大会也吸引了诸多的关注,气氛热烈。工业究竟与互联网如何深度融合,各方专家都在献言献策。
  在会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,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的下半场,有着跟消费互联网不同的特点,需要满足企业应用的高安全性、超可靠、低时延、大连接和个性化,以及IT跟OT兼容的要求,需要开发对工业互联网优化的ICT技术。“工业互联网的全面实现,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”

相关新闻